香港佛系开港卡+买保险不完全指南|来香港有哪些必要的事情?

香港维多利亚港景观

大家好,我是数字游民Andy。 因为前段时间熬夜熬多了,有点脑雾,看东西看不进去,于是乎放下手头的工作,来香港办点事,顺便放松休息下。这些天每天就睡到自然醒 ,然后处理一点手头的邮件以及客诉,然后citywalk吃点好吃的。

这些天做了哪些事情:

1、开港卡——亲身经历告诉你线上开和线下开的区别

2、买香港保险——重疾险+医疗险,解决数字游民的后顾之忧,终于落实了

一、佛系开港卡

因为我们做AI产品,需要一张卡来承接海外公司银行账户的收入,之前用新加坡华侨银行来承接,虽然目前也可以用,但是总要留一个渠道做备用。所以去开了港卡,以备不时之需。

我和女朋友两个人,目标开「中银香港」、「汇丰」、「ZA Bank」,如果你不是集卡控,我个人认为有这3个卡,基本港卡就毕业了,没必要折腾其他的。 开卡操作必须人在香港,连香港 WIFI。那你可能会问,既然线上开,能不能使用魔法,不用人到香港呢?因为在线上 APP申请过程中需要上传支付宝移民局小程序里下载的出入境记录,所以必须人到才行。 先说结果⬇️

中银香港

我: 线上开成功
女朋友: 线上开失败(手机是苹果16PM,身份证识别死活扫不出来);线下walkin没有预约不行,遂放弃。

汇丰

我: 线上开不丝滑,触发了人工review,有个BUG 下面说!!最后还是去线下解决了
女朋友: 直接去线下,当天拿红狮子卡,很香

ZA Bank

我: 线上申请马上通过
女朋友: 线上申请触发人工 review,过了几天通过(大概率名字是 2 个字重名太多)

下面具体说下细节,

1、中银香港

用途:开这个卡优点是可以从国内中银无损出入金。

但有一说一,APP做的有点差劲。。 首先下载中银香港 APP,然后按照流程线上顺利开了账户,其中会让你输入用户名什么的,香港的产品很喜欢让你输入用户名,最好记下来,或者建议你用你的邮箱前缀不容易忘记,要不然之后登录可能会要!!我是申请完很快就通过了,然后就有一个账户可以用,理论上有账户的话就可以接受转账了,后面好像会给你寄个储蓄卡(是平邮好像很容易丢),目前已经过去 10天,没有收到。

女朋友的话由于手机是苹果16PM,之前在小红书看到帖子说这个机型不行,想着这么久应该适配好了吧,结果愣是在扫身份证提示失败,可能是调用相机参数有点问题,17都快出了,居然没适配。。于是乎我们就去线下 walk in,我们找了附近的两家,都需要预约才能开卡,而预约需要提前几周,所以就放弃了。

2、汇丰

用途:这次买了香港保诚保险,需要开汇丰卡用于后续缴纳费用

我的话是线上APP开的,正常是直接开通,然后注册网银,等待邮寄卡,结果到最后一步告知我需要 5个工作日内回复我,后来汇丰审核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好像是我有个职业公司什么的前后不一致触发了人工review机制,后面打电话确认了之后就通过,这个过程大概就2天。

但是,这里有个很坑的点是,只要你触发了人工review机制,会导致你没有机会设置网银这一步,也就是你只能等到一周两周之后你的 EMS邮件到了才能登录,否则你是没有用户名的!!!保险起见,我就去附近(港岛北角那边)找了一家汇丰,没有预约直接walk in,早上八点四十五去排队取号,汇丰是九点上班,然后工作人员基于我的港澳通行证找到我的账户号,重新进入了网银的注册设置流程。

由于我走了线上的渠道,所以即便去了线下也没法当场下红狮子卡,只能等邮件。另外在网银开设成功之后,工作人员随机帮忙申请了蓝狮子卡。后续的结果是 1 周后这两张卡都以EMS的方式送到家里,不过密码函到现在都还没到。

关于红狮子和蓝狮子用途可以自行查小红书

然后女朋友一开始就没线上开,而是和我一起去汇丰线下,开户理由是拿着保险的保单收据说因为需要交保险开卡,工作人员验证了保险收据上名字和港澳通行证名字的一致性后就进行开卡流程,很顺利,红狮子当场下卡,拿到卡后会有一个卡密码。我们去旁白的自助机修改了密码,让卡密码和网银密码保持一致性,方便后续维护管理。

注意卡密码是卡密码,网银密码是网银密码,二者不一样。但是可以改成一样的值。

并且APP 里申请了蓝狮子,也是一周后到家里。

汇丰Mastercard世界借记卡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有时间,线下开其实更好,一般来说都可以当天拿到卡,避免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线上开作为一个兜底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去的那个汇丰点帮忙开卡的工作人员会分散在营业厅不同的角落,有的是站着拿电脑办公,面对面交流,不像传统的银行在玻璃窗后面工作,这点还是很不一样,让人感觉整体公司氛围还是比较开放轻松的。

3、ZA Bank

用途:在香港很好用,刷地铁、711买东西,转账、买货币基金年化4%+。

我在使用这个 APP 的时候惊叹,怎么可以把用户体验做得这么好!并且也接受美金转账,我用万里汇美金账户往 ZA Bank 里面转了4000美金,很快就到账,然后可以在 APP 把美金换汇成港币,汇率也还不错。

申请流程:

我的话很丝滑,按照流程完成后马上就开户成功,有虚拟卡了,有虚拟卡后可以直接绑定 Apple Pay。并且你可以在APP 里面申请制作实体卡,实体卡很好看。同时记得申请开通投资账户。

我女朋友大概率因为名字重名问题触发了 review(她的名字之前申请 OCBC 也卡住了,很容易重名),没有马上通过,大概过了 3 天左右通过。

这个是线上虚拟银行,所以只能线上申请,可以到了香港之后没事时候申请下就行。

这个卡用途

  • 当你帮你Apple Pay之后,刷香港地铁什么都 ok。
  • 3% rebate,很香,也就是你去买东西刷这个visa卡有 3% 返现,我测了下去吃饭、去买东西都可以返现。
  • 可以买美元或者港元货币基金,4%+ 年化,不知道怎么理财就买这个就行。
  • 还可以买美股,不过我没用这个买

注册ZA Bank邀请码: TQ4257(在注册时填写)

ZA Bank应用界面与每日签到奖励

二、买香港保险

从窗口看到的香港海港景色

作为数字游民,最担心就是生个大病回到解放前,综合评估我们的需求,确定买的是重疾险+医疗险(医疗险只先买2年做个过渡)。

我们目前阶段核心需求是提高"下限"。

为什么选择买去香港买,因为我们规划以后大概率不会在国内发展,所以离职后医保社保都断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全球保"的,也就是之后在哪个国家长居或者换国籍都可以保障的。

回到上面提高"下限"是什么意思,之前在公司的话公司有补充医疗,所以在北京看病几乎不花钱(甚至还能赚钱,医保报销提现),但是成为独立开发者之后需要考虑这个,就是需要防我们负担不起的的钱。看病小钱都OK,但是如果是重病需要更多,可能会让我们回到解放前。所以需要提高最低下限,保障生病之后不会"太惨"。所以重疾险需要配置。

至于为什么医疗险只买2年左右,因为如果我们之后确定长居在哪了肯定有当地的保险,所以这一部分是可以cover的。只不过我们现在在旅居阶段,需要这个来过渡。防止重疾险cover不到,但是需要大额医疗的场景(比如摔断腿等情况)

费用的话,选择了保诚的保险,我是99年,我女朋友00年,保额 13.5w美金,重疾险一人一年都是2700美金左右(交25年)。医疗险一年400美金一人。加起来一人一年成本 3000 美金。

之后如果停止数字游民了,那么保诚的医疗险我们就不交了,在当地交当地的医疗保险就行,然后重疾险接着交,大概是这个逻辑。

买保险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隐形的资产配置,不会体现在实际的账户中,但是某种意义上可以提高「生活下限」的数学期望。

健康保险宣传册与骑行中的情侣

以上就是近期完成的两件大事,完成后回家收拾下行李,现在在泰国准备过泼水节了!

日落时分海边秋千美景